边疆发展学院

学校首页首页学院简介学院动态党建工作红色边疆教学管理实训教学学术科研团学动态招生工作就业工作毕业实习

 
红色边疆
 学校首页 
 首页 
 学院简介 
 学院动态 
 党建工作 
 红色边疆 
 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 
 学术科研 
 团学动态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毕业实习 
通知公告
尚无内容。
红色边疆
二道河村:和美乡村入画来
2025-09-23 16:04 梅怡  临沧先锋 审核人:李国明

避暑胜地、山野寻趣、乡愁打卡……凤庆县凤山镇京竹林社区二道河自然村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在促农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中,二道河村通过提升人居环境,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

科学绘制发展蓝图

二道河村因两条河穿村而过得名,是一个汉、苗、彝等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曾经的二道河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群众出行极为不便。几年前的一次科学规划,改变了这里。

2019年,正值临沧市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按照“自己的家乡自己规划,自己的规划自己来做”的思路,二道河村党组织向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发出回乡规划家乡的倡议书。

据二道河村村民小组长杨为波介绍,一批退休干部、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积极开展讨论,对村情民意、产业状况、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等进行全面盘点分析。“最终,我们确定了以休闲避暑、农事体验、亲近自然、乡野美食为主要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杨为波说。

最终,二道河村规划了“餐饮服务、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民宿体验、星空露营、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禅修养生”八个功能区,绘制出一幅充满乡愁乡韵、能够落地实施的规划蓝图。

全力建设美丽家园

据杨为波介绍,有了发展蓝图,近年来,村里利用各项惠民政策,整合沪滇协作、交通、环保等项目资金,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公益配套设施。

在推动美丽家园建设中,村民们积极响应。84岁老党员杨学志带头捐款4000元支持村庄道路建设。在老党员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捐资投劳,47户农户整合400多亩土地用于乡村产业发展,让出闲置空地修建旅游栈道、游乐设施、活动场所等。

为保持村庄干净卫生,二道河村建立“户卫生日保洁、公共卫生周清扫、业态管理月评比”日常积分管理机制。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二道河村,流水潺潺,村民房前屋后花草繁茂,庭院布局合理美观、室内卫生干净、物品堆放整齐、门前洁净通畅。

兴办实体抱团发展

“政府的项目把我们扶上了马,今后的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杨为波深有感触地说。随着规划逐步实施,二道河村因地制宜,摸索出一条以“乡村生活”为背景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村党组织注册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景区运营,长期聘用10余名当地群众参与景区管理,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京竹林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定忠介绍说。

同时,二道河村组织手艺人重修水磨坊、豆腐坊、榨油坊等传统工艺作坊,引导农户根据各自资源、技艺特长等,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

此外,二道河村还组织村民成立核桃、茶叶、生态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制定标准,组织农户分工生产,统筹调度产品销售,并在县城开办生态产品专卖店,与超市签订农超对接协议,设立生态蔬菜专柜,开展生态蔬菜、生态猪肉和土鸡配送,构建起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

在合作社引领下,二道河村750亩核桃实现订单销售,1100亩茶园获得绿色认证。如今,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2024年,二道河村累计接待游客4.3万人次,实现人均旅游收入2000余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边疆发展学院  联系地址:临沧市学府路2 邮编 677000

技术支持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中心 Copyright@201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