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与缅甸果敢地区山水相连,国境线长96.358公里,无天然屏障,辖3个边境乡(镇)14个抵边村(社区),抵边群众5.2万人,占总人口的30%。因地理位置特殊,边境管控任务艰巨。
近年来,镇康县坚持以党建引领新时代边疆治理,将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和建设“边疆党建长廊”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工作联商、机制联创、队伍联训、边境联防、村寨联治”的“五联”机制,推进强边固防和兴边富民互融互促。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在查看监控。(郝亚鑫摄)
党建统领工作联商
破解“统筹协调难”问题
商体系建设。创新“党建+联防联控”模式,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责任,构建“1+3”管控平台,即1个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和综治、矛盾调处、网格化服务中心。强化边防委及其办公室职能作用,建成4个县乡联合指挥中心、22个三级综治中心,推动边境管控体系高效运转。商情报信息。发挥党组织在“军警地”联动中的纽带作用,创新“2+1”结对帮扶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商阶段工作。各级党组织依情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等,引导边民参与护边,凝聚守边合力。2024年以来,召开三级联席会议85次。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学习边境管控法规。(郝亚鑫摄)
党建赋能机制联创
破解“长效保障难”问题
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镇康由县、乡、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党政军警民联席会议,围绕工作联商重点分析形势、解决问题。2024年以来,县、乡联席会议已议事协商解决问题100余个。健全联防联控制度。深化中缅联防联控、军地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处级领导每日巡边,督促“重点段重点管、风险段加强管、一般段不漏管”责任制,实现巡逻常态化、封控无死角。健全力量调配制度。推行“警力随警情”动态布防,警力下沉至抵边警务室、治安卡点,协调武警驻守。构建“专职+轮值”联防员队伍,规范管理提升专业化水平。全县日均投入公职、专职、轮值联防员,公安干警、部队、民兵及群众等执勤力量618人。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郝亚鑫摄)
党建聚力队伍联训
破解“能力提升难”问题
装备联管。加强边境物防、技防设施巡查维护,镇康已完成110公里边境铁丝网除杂草藤蔓、8公里喷漆除锈,完善边防基础设施,谋划边防项目,提升巡逻管控能力,正在加快推进建设4个边防基础设施项目。挂钩联训。同时,开创“军警地”党支部深化“挂钩联训”制度,开展把党课送进联防所、联合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深化联防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求,实现党性教育和实战技能双提升。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联防员126批次6469人次。演练联动。依托党组织整合资源,深入落实“军队、公安、武警、边管、海关”常态化巡逻、演练,定期调度培训政法干警、联防队伍等应急力量并组织应急演练。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8场次。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在整理装备。(郝亚鑫摄)
党建引领边境联防
破解“力量调配难”问题
军管线。完善解放军边防部队与辖区派出所、抵边警务室、边境联防所的对口联勤联动机制,采用联合编组、轮换巡逻值班等模式,加大巡逻防控力度。警管片。持续推进“公安+边管+边检+联防员”协同作战,发挥党员干警在重点村寨整治、全链条打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偷私渡、走私等违法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兵民管面。推行“党员中心户+群防队伍”网格化管理,建强用好民兵、护村队、治安巡逻队等群防力量,落实跨境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制度并及时兑现奖金,激发守边、护边动能。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开展日常巡逻。(郝亚鑫摄)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开展日常巡逻。(郝亚鑫摄)

镇康县刺树丫口三级边境联防所联防队员开展日常巡逻。(郝亚鑫摄)
党建驱动村寨联治
破解“融合发展难”问题
政策法规共宣。组建以村(社区)党员、驻村工作队员和“自然村长”为主体的“普法先锋队”,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等系列活动,举办“巡回法庭”,拍摄电影《边寨巡边人》,拓展普法宣传渠道。社会治理共抓。同时,持续建强抵边一线战斗堡垒,新组建3个边境联防党支部、10个联合党支部,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边境最前沿。边疆发展共促。在推进强边固防示范区建设中,鼓励和扶持边境地区常住居民抵边居住生产。全县实施70个产业兴项目,建成6万亩高优质糖料基地、2万亩优质茶叶基地。2024年边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0万元,边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0.47万元。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 雷鸣/文 郝亚鑫/摄